6月15日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举办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——《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》线上发布会,介绍《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》主要内容和2021年我国支付产业发展概况。会上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党委书记、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波、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副局长卢五星致辞,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王素珍介绍了《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》(以下简称报告)的主要内容,中国银行支付清算部总经理范耀胜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、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陈雷、腾讯金融科技副总裁郑浩剑就《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2》进行点评。
该报告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推出的第十本年度报告。在北京金融街服务局的大力支持下,自2022年起,作为“金融街发布”的重要成果予以发布。本次报告共安排了十个章节、两个专题、十九个专栏以及附录,详细介绍了2021年我国支付产业的发展概况和行业自律开展情况。报告指出,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,经济保持恢复发展,实现了“十四五”良好开局。在人民银行的悉心指导下,支付产业各方认真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,砥砺前行,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,取得重要进展。
截至2021年底,我国从事支付清算结算服务的各类持牌机构4300余家,主要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、财务公司、非银行支付机构、基础设施运营机构等。此外,还有数量众多的外包服务机构、金科技公司、软硬件设备提供商和检测认证机构等上下游机构。不同类型的支付服务市场主体发挥各自优势,共同推进支付产业向纵深发展。银行机构是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。截至2021年底,我国共有银行机构4000多家,合计开立账户136.64亿户,服务5933万商户。为更好服务各类消费者,银行机构加大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力度,协同联动线上线下支付渠道,将安全便捷的现代化支付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、下沉。
基础设施运营机构是多层次支付服务网络和产品体系的基础。我国现有16家基础设施运营机构,包括支付清算系统运营机构、证券登记结算系统运营机构和、中央对手类机构。近年来,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加快推进建设现代企业制度,承担畅通资金循环的重大任务,打造多层次支付服务网络与产品体系,为产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。
外包服务机构是支付服务分工细化的市场选择。截至2021年底,已备案外包机构达到11640家。外包机构数量众多、机构规模普遍偏小、主营业务范围涵盖面广,规范难度较大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建立健全收单外包服务市场自律管理体系,通过外包机构登记及风险信息共享、动态评级和备案管理3大机制,夯实外包服务市场的自律管理基础,提升外包服务机构合规水平。数据表明,过去一年已有6成通过备案的外包机构将业务拓展至全国范围,80%以上评级为E的外包服务机构退出市场,外包服务机构整体质量得到有效提升。
利用POS机非法换汇23亿,多人被判刑
最高检、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惩治涉外汇违法犯罪典型案例中...(616 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0支付宝清退24家服务商
近日,支付宝更新“打击违规行为的声明”,又有服务商被清退,至...(686 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0这家银行重要公告:停用不规范POS、聚合支付商户
对于不规范的POS机和聚合支付商户,可能会被清理。259号文...(843 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10嘉联支付智慧收银系统 推动智慧商超新玩法
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地深入,数字支付已经被广大消费者与商户普遍...(151 )人阅读时间:2024-01-01